阿萬教授談:《彭斯中國演講》
彭斯中國演講:不合時宜的情緒,不合時宜的時機
2019年10月24日,美國副總統邁克·彭斯(Mike Pence)在伍德羅·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(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)發表演講,談到了美中關系的未來,兩國正在努力解決懸而未決的貿易分歧。然而,彭斯表達的某些觀點似乎是不恰當的,尤其是在這個關鍵時刻,談判正在進行,以改善美中貿易關系。雖然世界對談判抱有很高的期望,但負面言論可能會損害到談判。
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,對世界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。兩國都有責任幫助和加強全球經濟,并為全球和平與穩定而作出貢獻。不幸的是,兩國在2018年爆發了貿易戰,當時美國對中國産品征收了高額關稅。中國盡其所能說服美國同行不要征收不合理的關稅,但在别無選擇的情況下,中國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了美國。
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在其他方面也在繼續加劇,包括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公司的制裁、對中國學生的簽證限制、對中國知識分子、科學家、尤其是孔子學院教師的簽證限制。對中國新疆官員的最新簽證限制使情況進一步惡化。
美國三分之一的國際留學生來自中國,所以這些限制可能會傷害中國學生,也可能會進一步傷害美國大學。對中國産品征收關稅可能損害了中國公司的利益,但對美國公衆的傷害可能更大。消費價格的上漲使普通人的生活變得艱難,特别是中産階級,他們的基本需求依賴于低成本的中國産品。
根據美國的說法。在接受調查的美國公司中,97%的公司報告說,與中國做生意有利可圖。在與中國的貿易方面為每個美國家庭每年節省了850美元,從2009年到2018年,僅美國對華出口就為美國提供了110多萬個就業崗位。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損害了這一點。
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,國内市場比較大。中國的發展在沿海地區更為明顯,但内陸省份需要更多投資,這為中國投資和創造更多内需提供了巨大空間。貿易戰可能也傷害了中國,但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,這意味着它可以彌補國内的損失。中國是一個新興經濟體,可以産生更多的内需,克服貿易戰帶來的貿易損失。
中國正在努力消除與其他國家,特别是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,并準備解決分歧。中國正在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而奮鬥,願與世界各國合作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隻有相互尊重,推動合作,才能不斷向前發展。中國的“雙赢”是最好的選擇。這将符合兩國的最佳利益,也可能符合全球和平、穩定與繁榮的最佳利益。
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屬于作者本人。
本文作者:澤米爾·阿萬 巴基斯坦中國大使館原科技參贊、漢學家、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國立科技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巴文化顧問
聯系電話: 010-59214014 監督電話:18519934139
投稿郵箱: hjbhjsw@163.com
環境保護紀實網 京ICP備19011650号
主辦單位:環保紀實寫作委員會 協辦單位:北京小康基業信息技術研究院
地 址:中國北京阜外大街34号解放軍報社
技術支持:中國網站托管基地